共同犯罪

作品数:2591被引量:4103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明祥张明楷刘宪权林亚刚赵秉志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共谋而未参与实行类型主犯的认定
《政法论坛》2025年第2期95-108,共14页黎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自主刑法知识体系建构研究”(24BFX113);清华大学文科自主科研项目“中国特色刑法教义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023THZWJC22)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将共谋而未参与实行类型的共犯人认定为主犯的判决,引人注目。但是,在刑法理论上如何对其详尽说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可以参考日本的“共谋共同正犯”概念,将共同正犯的行为不限于具体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而从...
关键词:共同犯罪 共谋 正犯 主犯 
中国视域下双层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之证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152-166,共15页汪雪城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行为人刑法理论在定罪中的再生与限制研究”(项目编号:20YJA820002)的阶段性成果。
经类型比较,单一制以统一正犯概念为基础,消解正犯共犯异质性,舍弃共犯从属性,致使刑事处罚范围过于扩张;传统区分制不当地视正犯为定罪量刑核心,导致正犯认定实质化、主犯化,与限制正犯概念渐行渐远,而且在解释上同主从犯立法相龃龉。...
关键词:犯罪参与体系 双层区分制 正犯 主犯 共同犯罪 
非法集资共同犯罪案件中退赔责任的划分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90-102,共13页李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程序违法的实体性制裁研究”(17BFX18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社科一般项目“财产权保护视野下刑事替代物没收研究”(SM202310005010)。
在非法集资共同犯罪案件中,由于犯罪主体众多、成分复杂,如何对各犯罪人的退赔责任进行认定成为困扰司法实践的重要问题。对于非法集资共同犯罪案件中退赔责任的划分,我国学界存在连带退赔说、个别退赔说和混合说三种观点。作为一种违...
关键词:非法集资 共同犯罪 责令退赔 连带责任 支配控制标准 
主持人的话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66-166,共1页杜宇 
共犯理论历来被认为是刑法学中的“绝望之章”,而共犯的处罚根据及从属性又是该章中“最为混乱的一页”。在阶层犯罪论的支持者看来,共犯理论无疑是犯罪论体系的“试金石”,只有采取阶层犯罪论,才能克服传统犯罪构成四要件论“缺乏体系...
关键词:犯罪论 共犯理论 共同犯罪 犯罪构成 共犯论 客观归属 四要件 刑法学 
犯罪分工视角下主从犯的类型化界定
《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115-117,共3页涂龙科 
我国刑法在共犯参与人的分类上采用了“作用+分工”的双层标准,其中,主要采用了作用分类法。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主要作用”“次要作用”含义表面上明确无误,但实际上,两者...
关键词:共同犯罪 犯罪分子 司法认定 从犯 主观随意性 主犯 共犯 类型化 
网络帮助行为归责路径的反思与重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王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法治体系构建研究”(21&ZD193)。
网络帮助行为存在两种归责路径,即正犯路径和共犯路径。正犯路径将网络帮助行为上升为正犯行为,以单独的正犯罪归责;共犯路径坚持帮助行为的从属性,以正犯罪的帮助犯归责。但是正犯路径存在重罪行为刑罚失衡、想象竞合条款虚置等负面效...
关键词:网络帮助行为 帮助犯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共同犯罪 
领域法学视域下的数字金融犯罪治理
《江淮论坛》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张高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网络犯罪治理现代化中的人权保障研究”(22JJD820042)。
数字金融犯罪技术密度高、渗透性强、辐射广、链条长,对传统刑法规制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体现在犯罪参与认定难以精准化、犯罪事实认定模糊化与证据短缺化三个方面。领域法学研究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多学科交叉与类型化的研究范式,契合“...
关键词:数字金融 共同犯罪 碎片化 领域法学 犯罪治理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适用困境及其克服
《数字法治》2025年第1期87-102,共16页于改之 陈博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法域协调视域下权利滥用行为的刑法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2BFX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面临“明知”认定不清、“犯罪”界限不明、共犯处理不一、竞合处断混乱的适用困境。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帮信罪的性质一“违法连带性”的认定及其判断规则函待明确。“违法连带性”具有事实与规范的双重属性。事...
关键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共同犯罪 违法连带性 规范保护目的 
自洗钱入罪后三个审判思路的重新审视
《中国应用法学》2025年第1期99-110,共12页任素贤 
自洗钱从“不入刑”转变为“入刑”后,司法适用中产生了诸多分歧意见。通过对303份刑事判决书的研究分析,对自洗钱的行为类型化提炼,提出可以对事后不可罚行为做精细化区分,重新审视其内部构造;基于上游犯罪完成形态复杂,上下游犯罪界...
关键词:洗钱罪 自洗钱 行为类型 事后行为 共同犯罪 
第三方参与催收案件适用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研究
《社会科学前沿》2025年第1期451-458,共8页郑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催收非法债务罪,目的在于打击我国民间借贷、赌博等行为产生债务后出现的暴力催收债务等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第三方参与催收非法债务的情形,这种情形适用本罪时会涉及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等...
关键词:催收非法债务罪 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