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德华

作品数:139被引量:66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期待可能性刑事附属刑法犯罪构成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同犯罪视域下自洗钱行为之处断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12-20,共9页童德华 邱堃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数字金融安全的挑战及重大风险问题的刑事治理”(2722024AK005)。
洗钱犯罪严重破坏金融秩序,助长上游犯罪。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自洗钱行为纳入洗钱罪范畴,以回应国际反洗钱要求。然而,自洗钱入罪引发共同犯罪框架下刑责分配新挑战。学术界围绕自洗钱处断存在三大立场:以上游犯罪定罪说、从一...
关键词:自洗钱 处断方式 共同犯罪 正犯与共犯界分 通谋 
数字金融刑事风险的全周期防控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104-116,共13页童德华 刚青卓玛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数字金融安全的挑战及重大风险问题的刑事治理”(2722024AK00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侮辱型网络暴力的刑事风险创设主体研究”(202410718)。
数字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具有业态数字化、架构网络化和业务去中介化的特征。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技术风险与传统金融风险的叠加共振诱发了数字金融风险。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的结合,使金融犯罪的发生机制、行为模式及关联犯罪的范围...
关键词:数字金融 刑事风险 全周期防控 公私协同监管 
社会相当性理论对法定犯的合理限制
《法学》2025年第2期83-97,共15页童德华 
在法定犯时代提倡社会相当性理论,有利于克服从行政规范或法益视角解释法定犯的不足,有利于实现对法定犯的合理限制,从而有效控制犯罪过度化危机。传统观点将法定犯与社会道德切割,其理据并不充分。法定犯与自然犯同样存在反道德性,而...
关键词:法定犯 行政规范 社会相当性 容许理论 衍化规则 
论具体打击错误问题的适正处理——修正的“认识可能性说”之选择
《江汉学术》2025年第1期95-106,共12页童德华 邱堃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数字金融安全的挑战及重大风险问题的刑事治理”(2722024AK00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数字金融犯罪中的主观目的”(202410707)。
我国刑法学界对具体打击错误问题的处断存在法定符合说与具体符合说的对立,但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前者将构成要件过度抽象化,后者对“具体”的程度无法量化等。因此在处理具体打击错误问题时,这两种理论均难以保障论证过程...
关键词:具体打击错误 法定符合说 具体符合说 故意认定 故意归责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混合法益及其展开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5-12,共8页童德华 邱堃 
202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数字金融安全的挑战及重大风险问题的刑事治理”(2722024AK005)。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件频发,其法益定位复杂性日益凸显。学界现有观点可分为单一法益说、双重法益说和择一法益说,但均未能全面揭示该罪的法益内涵,导致司法实践困境。单一法益说侧重于金融管理秩序或公...
关键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法益定位 混合法益说 金融交易秩序 善意投资者权益 
狭义因果关系错误中的结果及其客观归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童德华 张紫妍 
202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数字金融安全的挑战及重大风险问题的刑事治理”(2722024AK005)。
狭义因果关系错误在解决路径上存在主观归责与客观归属之分,主观归责中又存在因果关系认识不要说与必要说的分歧,以上分歧的根源在于因果关系。狭义因果关系错误的本质应是结果归属,刑法理论逐渐公认因果关系的判断涉及规范层面的归属,...
关键词:狭义因果关系错误 相当因果关系 客观归属 结果归责 危险的现实化 
司法机关在轻罪治理中的目标设定与实现路径
《当代法学》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童德华 
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数据资产刑事司法保护研究”(GJ2022B12)的阶段性成果。
“促进构建治罪与治理并重的轻罪治理体系”已经成为检察机关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轻罪治理是犯罪治理在轻罪场域的实践,其在本质上属于犯罪预防,要充分发挥刑事司法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推动轻罪治理的展开。兼容柔性预防的犯罪治理具有...
关键词:轻罪治理 柔性预防 犯罪标签 精准化 社会相当性 
数字金融刑法解释规则的体系化建构
《经济刑法》2024年第1期119-134,共16页童德华 刚青卓玛 
202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数字金融安全的挑战及重大风险问题的刑事治理”(项目编号:2722024AK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字金融是数字时代金融转型的发展方向,然而,数字金融隐藏的巨大利诱性刺激着数字金融犯罪的滋生。数字金融刑法解释实践中存在规范内涵不清、构成要件碎片化、多重风险交叉集聚、金融创新自由与金融监管有效难以平衡的问题,究其实质,...
关键词:数字金融 解释规则 体系化 企业犯罪治理 
非法集资犯罪的管制:制度变迁及其有效性分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36-49,共14页童德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722024AK005)。
非法集资犯罪是历史的产物。集资与非法集资不同,集资曾经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后来集资出现非法化进而犯罪化的发展趋势。集资无序扩张、野蛮发展,必然产生问题,因此集资必须受到应有的管制。不规范的集资具有较为严重的社会危...
关键词:集资犯罪化 金融安全 智能化 合法集资特征 
论我国跨境数据流动监管模式——基于回应性监管理论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2024年第6期58-70,共13页童德华 张与欣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数字金融安全的挑战及重大风险问题的刑事治理”(2722024AK00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研究生科研创新平台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数据安全的风险防控研究”(202412307)。
跨境数据流动领域安全风险频发,在实践层面面临着如监管效率不足、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效果不佳等挑战,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我国对其监管尚无成熟的理论基础指导。回应性监管理论强调监管机构与被监管者的良性互动,要求调动各种力量参...
关键词:跨境数据流动 回应性监管 数据安全 数据监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