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相当性

作品数:102被引量:42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跃挺童德华胡利敏于改之陈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法规范论证的客观主义法哲学立场
《中外法学》2025年第1期144-164,共21页孙万怀 
刑法规范论证中常见的诸如违法性认识、法益标准、违法相对性、解释观念等问题实质上均是立场定位的问题。客观主义立场坚持认为存在超越规范文本的独立性评论依据,这也是法律论证遵循“客观价值秩序”的法哲学根源。刑法规范论证是一...
关键词:客观性 法益 父爱主义 单向投射 社会相当性 
社会相当性理论对法定犯的合理限制
《法学》2025年第2期83-97,共15页童德华 
在法定犯时代提倡社会相当性理论,有利于克服从行政规范或法益视角解释法定犯的不足,有利于实现对法定犯的合理限制,从而有效控制犯罪过度化危机。传统观点将法定犯与社会道德切割,其理据并不充分。法定犯与自然犯同样存在反道德性,而...
关键词:法定犯 行政规范 社会相当性 容许理论 衍化规则 
司法机关在轻罪治理中的目标设定与实现路径
《当代法学》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童德华 
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数据资产刑事司法保护研究”(GJ2022B12)的阶段性成果。
“促进构建治罪与治理并重的轻罪治理体系”已经成为检察机关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轻罪治理是犯罪治理在轻罪场域的实践,其在本质上属于犯罪预防,要充分发挥刑事司法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推动轻罪治理的展开。兼容柔性预防的犯罪治理具有...
关键词:轻罪治理 柔性预防 犯罪标签 精准化 社会相当性 
被害人自我答责的理论诠释与本土建构——正当性、构成要件及具体适用规则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72-80,共9页王晓 李心蕊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2023R406078)。
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需要刑法教义学的进一步诠释。在正当性层面,自我决定是自我答责的根本依据,以主体为视角,自我答责分为行为人的自我答责与被害人的自我答责,在刑事责任领域表现为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归属及程度问题。被害人自我答责的...
关键词:被害人自我答责 自我决定 危险接受 因果流程支配 社会相当性 
刑法客观目的解释的困境和出路
《法律方法》2024年第2期73-91,共19页肖志珂 
客观目的解释理论主要从四个维度展开:以法益为基础、以实质刑法为理念、以刑事政策为导向、以目的内容为法源。在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客观目的解释面临适应性困境,主要表现为:将刑法目的与目的解释直接等同、忽视刑法目的中的权力限...
关键词:刑法目的 目的解释 法益 类型 社会相当性 
以非法手段私力实现债权行为的刑法定性
《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23年第12期88-101,共14页王昭武 
对于以暴力等非法手段私力实现债权的行为,判例与通说认为,行为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债权,不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且债务人不存在财产损失,因而不能成立财产犯罪。但是,近代法治国家禁止私力救济,不倡导私力实现债权;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
关键词:权利行使 财产损失 非法占有目的 构成要件该当性 社会相当性 阻却违法性 
以非法手段私力实现债权行为的刑法定性被引量:1
《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9期68-83,共16页王昭武 
对于以暴力等非法手段私力实现债权的行为,判例与通说认为,行为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债权,不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且债务人不存在财产损失,因而不能成立财产犯罪。但是,近代法治国家禁止私力救济,不倡导私力实现债权;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
关键词:权利行使 财产损失 非法占有目的 构成要件该当性 社会相当性 阻却违法性 
非法获取个人数据犯罪的处罚限定
《法学文摘》2023年第3期12-13,共2页于润芝 
一、信息主体对个人数据的同意机制建构1.个人法益观下同意机制的必要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集体法益说不会承认信息主体的“同意”具有阻却犯罪成立的作用,而个人法益说则会认可个人所具有的法益自决权,“同意”实际上是作为被害人...
关键词:被害人承诺 主要客体 个人法益 社会相当性 信息主体 社会公共利益 自决权 非法获取 
比较法视野下的权利行使与财产犯罪被引量:3
《中国法律评论》2023年第4期88-100,共13页王昭武 
司法实务中“权利行使与财产犯罪”的问题屡见不鲜,我国多认定此类行为不成立财产犯罪。日本的判例与学说自20世纪初便开始关注此问题,现在主要是财产犯罪否定说与财产犯罪成立说之间的对立,具体存在“保护法益延长线”“不存在财产损...
关键词:权利行使 敲诈勒索罪 财产损失 非法占有目的 社会相当性 私力救济 
论社会相当性理论的司法适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2023年第2期144-151,共8页潘森维 
社会相当性理论是行为无价值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体现之一,对于抑制司法实践中唯教条论的做法以及维护群众心中合理的期待有着重要的意义。争议较大的是该理论在刑法体系中的定位,“构成要件该当性阻却说”最具有合理性,也即该理论在构...
关键词:社会相当性理论 行为无价值 司法适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