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中的隐性:从汉字造型语言的演进看造字的设计思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君[1,2] 许丽[1] 

机构地区:[1]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73-77,共5页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基  金:海南省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HNSK(QN)16-142);2016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HNKY2016-24);2015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编号:Hnjg2015ZD-6)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汉字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汉字作为显性符号,其中必然隐藏着隐性的造型意识。本文在文字学和设计学双重理论视角下沿流溯源,从汉字的起源展开,对不同时期字形的演变特点进行了历时性分析,从符号、线条、空间、美感等方面探讨了影响汉字演变的造型因素和思维动因,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探究了造字思维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文章发现:在汉字形态的演变过程中,种种潜在的关于造型的审美观察表明汉字的形式之美、意蕴之美与汉民族造型的直觉思维、抽象思维和意象思维密不可分。这对我们探讨民族化设计具有启示意义。

关 键 词:汉字源流 符号 线条 空间 思维 

分 类 号:J524[艺术—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