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建[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出 处:《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4,共4页Journal of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5年度北京仲裁委员会科研基金项目"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规则的制定与适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10);2015年度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国际私法著作精读"(项目编号:YJPXC06)
摘 要:仲裁程序的"诉讼化"与"去诉讼化"是学界多有争论的问题。与诉讼不同,仲裁庭审程序更侧重对灵活性与自治性的追求。我国现行《仲裁法》第47条对当事人辩论与最后陈述进行了规定,但显得僵化、机械,颇受诟病。在探讨该条款的修订时,部分学者主张直接删除,实现仲裁程序的精简化;部分学者主张细化,以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在综合考察域外实践与我国司法解释的基础上,更稳妥的方式是对现行规定进行修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