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戏曲的自娱化倾向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兰[1]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出  处:《社科纵横》2016年第10期119-121,共3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甘肃省图书馆所藏清代戏曲抄本研究"(批准号:15BZW07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代戏曲作品相对于元明戏曲表现出了鲜明的自娱化倾向,其原因在于清代戏曲作家大多是饱学之士,他们创作戏曲的动机不是为了在场上搬演,而是将戏曲等同于其他文体,用于抒情言志。清代戏曲自娱化的倾向还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特性有关,中国文化是文字型的文化,一切艺术形式最终都要转化为文字型的艺术。在音乐文化和文字文化的对立中,音乐的成分最终都是被文字取代。因此大多数音乐文学最终都要向案头化和雅化转化,而其功能也由指向他人和社会为主转向自我言志抒怀为主。而戏曲由清代之前的悦人心目为主转向清代的自娱为主,也是受这种整体趋势的影响。

关 键 词:清代戏曲 娱人 自娱 案头化 雅化 

分 类 号:I207.3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