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人

作品数:265被引量:34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杰凯包蕊张士波张云鹏任纪飞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体育学院集美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娱人而娱己:中晚明秦淮乐妓的琴乐活动与社交生活
《乐器》2025年第3期62-65,共4页吴易欣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明代南京秦淮音乐文化空间研究”(项目编号:KYCX24_2438)的成果。
中晚明时的秦淮乐妓表现出一种“文人化”的倾向,在音乐上尤其对古琴艺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在乐妓的世界中,古琴不仅是一种陶冶情操、娱己内求的音乐艺术,更是一种有效的社交道具和身份象征,拥有重要的文化意涵,乐妓们的琴乐活动,也由此...
关键词:明代 古琴 乐妓 秦淮 
娱神、娱人与娱己--周方隅的成长日记
《家长读本》2024年第4期27-27,共1页周欣(文/图) 
今天在舞蹈班等你的时候,爸爸继续读蔡田明的《约翰生评传》。读到第一百七十页的一句话:“作者一旦坚持写下去,他在任何时候都能写。”爸爸拍照发给了兰川阿姨。兰阿姨说她最近正犯懒怠惰,每日将都都(她的宝宝)哄睡之后,自己也想睡一...
关键词:约翰生 成长日记 宝宝 
明代戏曲“教化论”中的载道与娱人
《今古文创》2024年第25期97-99,共3页黄文欣 
明代文人在戏曲中寄寓现实批判与伦理教化,这类创作提出利用戏曲进行教化的理论,如高明《琵琶记》中“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及丘濬《五伦全备记》中“备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等。而明代戏曲“教化论”的强调,是否降低了戏曲的...
关键词:明代戏曲 《五伦全备记》 教化论 
刘健民:娱人娱己,做开心老顽童
《中国老年》2024年第14期8-10,共3页卓成华 
刘建民60岁在抖音上学会了说山东快书,他在家中边说边录音,自娱自乐。后来他拍成视频发朋友圈,没承想得到众多点赞,随后,演出的邀约不断。他去养老院慰问老人,到残疾人温馨家园为残疾人朋友表演,在街道文体节给居民演出,为书店举办的文...
关键词:刘建民 养老院 残疾人 老顽童 刘健民 广播电视台 朋友圈 学无止境 
李丹骏作品——“小娱人”IP设计
《大观(论坛)》2024年第3期176-176,共1页李丹骏 
从娱神到娱人——论固义村傩戏的文化自觉与焦虑
《大舞台》2023年第6期77-81,共5页李曈 
傩戏,被认为是最原始的戏曲,长期作为一种祭祀祈福的民间文化形态存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娱神和娱人是傩戏最主要的两个特征。北方傩的典型代表——固义村“捉黄鬼”浸润在独特的地域环境当中,依然保留着原始的文化形态。历经几千年...
关键词:傩文化 捉黄鬼 戏剧功能 文化自觉 
“娱人”与“娱神”:汉代西南夷乐舞中的“羽舞”探究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年第6期169-175,I0005,共8页张洁宁 
202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中的艺术观念与艺术史料学研究”(项目编号:KYCX21_1990)阶段研究成果。
在汉代文献中出现的“四夷乐”之一的西南夷“羽舞”,以头戴羽冠、身着鸟尾长裙,作徒手或手持羽器等道具的人物形象被刻画在我国西南地区出土的汉代青铜器上,有着对狩猎活动进行舞蹈化再现的特征,并且逐步衍生出以“娱人”为目的的戏剧...
关键词:汉代 西南夷 羽舞 狩猎 祭祀 
声声娱人 玩味不厌 论黄梅戏生行演唱的代表性人物潘启才的声腔艺术
《中国戏剧》2023年第11期16-18,共3页郑少华 
在黄梅戏的发展历史中,有一位名叫潘启才的生行演员,为黄梅戏声腔艺术的发展做过重要贡献。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黄梅戏历史上俗称的“梅开二度”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录制了大量黄梅戏的唱片磁带在国内外发行。他的演唱代表作《...
关键词:声腔艺术 黄梅戏 潘启 娱人 代表性人物 玩味 实践与探索 黄金时期 
昆曲“堂会”源流考
《中国戏剧》2023年第11期48-50,共3页徐宏图 
“堂会”指旧时官府、豪门、平民举办各种喜庆宴会时,召集或邀请戏班于府第、厅堂、庙台演剧的一种娱乐活动。它与“同期”的区别在于:“堂会”邀戏班演出,旨在“娱人”,而“同期”则由参与者自演,旨在“自娱”。“堂会”渊源甚早,先秦...
关键词:声伎 唱曲 堂会 先秦典籍 名士 娱乐活动 娱人 杂剧 
学会尊重,开玩笑要有个边界
《秋光(长寿生活)》2023年第8期43-43,共1页张敏婷 
亲近的关系里少不了打趣、恶作剧、开玩笑。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互相捉弄是常见的社交行为,人们彼此开玩笑,可增加感情。但是,玩笑也分情况。有学者将恶作剧分“伤人的”和“娱人的”。当玩笑不受对方欢迎甚至被抗拒时,就属于骚扰或攻击,...
关键词:社交行为 社会排斥 恶作剧 情感虐待 娱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