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方向红[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 处:《哲学研究》2016年第10期92-100,共9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3AZX015);中山大学"三大建设"项目资助
摘 要:礼物现象学的可能性建立在直观、被给予和礼物的关系上。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将直观等同于被给予,从而在《给予时间》中对礼物进行了解构,取消了礼物现象学的可能性。德里达在《论礼物》中把礼物与被给予性分离开,进一步强化了礼物的幽灵性特征;马里翁在《还原与给予》中把直观与被给予分离开,从而在《既与》和《论礼物》中从逻辑理路和现实案例两个方面捍卫了礼物现象学的可能性,将被给予性与礼物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两位现象学家的每一步思考都得益于彼此的文本对话或直接交锋,本文依据文献再现了这个精彩纷呈的思想争执过程并思考其对于当代现象学运动的重大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