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3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艳梅[1,2] 刘伟[1] 

机构地区:[1]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25 [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04

出  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年第9期1065-106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摘  要:目的 探讨毛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P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PMA的影像学、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女性,41岁,左侧额叶囊实性占位,以囊性为主;例2,女婴,13个月,鞍区见巨大实性占位;例3,男性,17岁,囊实性占位,以囊性为主,放疗后切除。镜下肿瘤具有黏液性基质,由双极性肿瘤细胞构成,围绕血管周围呈放射状排列,形成假菊形团结构,未见双相性结构及Rosenthal纤维;其中例1于血管周围可见较多以T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浸润;例3可见部分血管呈线状肾小球样丛状结构,并见退变的、异型明显的肿瘤细胞,考虑与放疗有关。免疫表型:瘤细胞中vimentin、S-100、Olig-2、GFAP均呈弥漫强阳性,NeuN、CKpan、EMA和ER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3%。结论 PMA通常发生于1岁以内患儿,但也可发生于青少年及成人,常以癫痫发作为首发临床症状;大体通常为实性胶状肿物,但亦可表现为囊实性肿块,且以囊性为主;双极性肿瘤细胞是PMA独特的组织学特征;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astrocytoma,PA)相比,其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及复发风险,应加强对其鉴别诊断。

关 键 词:胶质肿瘤 毛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分 类 号:R739.41[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