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洋[1] 邵建国[1] 卞兆连[1] 管海涛[1] 陈琳[1] 居林玲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消化内科,226006
出 处:《国际消化病杂志》2016年第5期264-268,共5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基 金:南通市科技项目(BK2014073;MS22015105)
摘 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以炎性细胞浸润肠壁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白细胞介素-34(IL-34)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因子,可与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结合,通过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下游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疾病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的调节。IL-34在IBD患者的炎性肠段中呈高表达,并在IB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L-34可以通过与多种信号分子相互作用,诱导IBD多种炎性因子的释放,参与IBD炎性反应的扩大化,诱导和加重肠道炎性反应。此文就IL-34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IBD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关 键 词: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34 炎性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