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用”背景下贵州药学专业建设模式探讨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磊[1] 王京[1] 史大斌[1] 徐应淑[1]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563003

出  处:《卫生职业教育》2016年第20期21-22,共2页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基  金:遵义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计划项目(XJJG2015-02-62)

摘  要: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组成部分[1],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培育和发展受到了各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贵州凭借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地理特征适宜于众多中药材生长这一优势,如今已成为我国中药资源大省之一,而且贵州医药行业特别是民族苗药已具有一定的产业经济规模与市场占有率. 尽管如此,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贵州医药行业仍存在产业化能力较弱、产业配套不完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知名品牌建设滞后等不足[2].造成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贵州医药产业中的主要品种技术含量较低,仿制药占主要部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薄弱,导致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不高,从而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平台打造不足,导致现有产品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企业数量较大,但整体规模和实力不强,其中中小企业占有很大比例,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弱.

关 键 词:"政产学研用" 药学专业 建设模式 

分 类 号:G40-03[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