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1937:文化生态转型与现代戏剧的成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雪芹[1] 

机构地区:[1]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210017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85-92,共8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二十世纪中国话剧创作主潮"(12JJD750006);教育部2015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抗战官办剧团研究"(15YJC760024)

摘  要:1930年代被戏剧史书写为现代戏剧的"成熟期",但这一时间轴的划分仍然十分笼统,现代戏剧究竟是在何种时机下才实现成熟?实际上,1935-1937年是一个关键期。这时期的文化生态转型决定了成熟的契机,一方面文化自救建设的裂隙间接带来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助于戏剧生成良性生产机制,另一方面资本运作力量的话语权独立支撑了戏剧生存空间,并反过来修正戏剧创作策略。戏剧在与资本、政治的复杂互动中显示出半离合的姿态,这种姿态进一步促进戏剧公共空间的活跃,使戏剧从前期的"激进"和"错位"中真正确立自身,实现成熟。

关 键 词:1935-1937 文化生态 转型 现代戏剧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