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第6期185-188,共4页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基 金:"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立项编号:2014110309)资助
摘 要:作为当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经济发展过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如何由古代的领先、近代的波折走向当代的腾飞?无论是中国经济的历史表现还是近现代经济制度的变迁都吸引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例如,伊懋可(Mark Elvin)、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等学者均认为中国经济在宋朝达到顶峰,然后陷入“高水平均衡陷阱”,人均GDP增长率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但李伯重并不认同中国经济明清时期停滞论,他认为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处于持续发展的态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24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