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

作品数:9129被引量:13065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胡梦飞王日根李良品杨大业李锦伟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时期藏书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年第5期151-153,共3页陈佳灯 
传统藏书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建筑类型,其建设与发展可追溯至殷商时期,至明清时期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建筑规模、形制,本文通过介绍中国传统藏书建筑的历史发展,梳理了明清时期藏书建筑的主要分类,从总体布局设计、建筑规模形制...
关键词:藏书建筑 空间形态 建筑规制 
流动的道德载体:明清商人墓碑文中的价值观探析
《安徽史学》2025年第2期16-25,160,共11页宋立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商人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14ZDB035)的阶段性成果。
商人墓碑文作为明清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商人个体和家族的意志,也反映当时社会对商人角色和地位的认知与态度。墓碑文的书写通常生动直接,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这些墓碑文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当时商人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以...
关键词:明清时期 商人墓碑文 儒家伦理道德 
元明清时期傣族国家向心力强化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吴云 胡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边疆治理视角下傣族的国家向心力研究”(20BMZ038)阶段成果。
傣族的国家向心力在元明清大一统时期得到了明显强化,其国家向心力的增强是中央王朝自上而下经营与治理、傣族对国家治理自下而上回应与调适、边疆与内地双向凝聚的结果。中央王朝通过强化政治管理、辅以军事打击、促进经济发展、扩大...
关键词:元明清 傣族 国家向心力 
明清时期云贵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综述
《江苏商论》2025年第3期134-138,共5页彭六妍 潘建明 陈国生 
2022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清时期湘西湘南地区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编号22ZDB087)。
文章从明清时期云贵地区农业人口、土地垦殖、水利建设、农业区域特征、农业开发与生态变迁、民族融合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原因等方面对明清时期云贵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明清时期 云贵地区 农业开发 生态环境变迁 研究综述 
明清时期武当山地区道教法衣文化研究
《辽宁丝绸》2025年第1期19-21,共3页万雅涵 向丰萍 刘安定 
通过采用实地考察及文献研究等方法探究明清时期武当山道教法衣的形制、色彩、纹饰,以发掘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道教 法衣 武当山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农业收成的影响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5年第1期5-16,共12页康翊博 杨煜达 郑景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千年来中国重大灾害性气候事件与社会应对机制研究”(22&ZD223)。
利用年分辨率的分区农业收成序列和多种代用资料的气候重建序列,定量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北方10个代表性分区农业收成与气候的相关关系及其空间差异。明清中国北方的农业收成受夏季温度变化影响显著,其中陕晋二省收成对夏温变化更加敏感,...
关键词:历史气候 农业收成 地方志 明清时期 中国北方 
明清广东碣石城形态及功能的演变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姚豪兵 吴宏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明清广东海防地理史料的整理与研究”(20VJXT004);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4年度课题“明清岭南治所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营造研究”(2024GZQN24)。
明清时期广东东路海防重镇碣石城的形态和功能均经历了明显的演变过程。明初在广东惠州府海丰县沿海设立碣石卫,碣石卫城属于单一军事城堡性质。嘉靖年间,为应对倭寇的侵扰,在碣石卫城西南侧兴建了具有民城性质的石桥场城,组成具有军民...
关键词:明清时期 碣石城 城池形态 功能演变 
基于关键要素考察的海洋外力作用下明清时期宁波城市形态变化研究
《建筑与文化》2025年第3期65-67,共3页赵淑红 胡译程 
从明中叶开始,中国与外部传统海洋商贸的关系,随葡人东来而发生动摇。作为帝国的边界前沿,宁波受此冲击,城市形态开始调整。其中,尤以市舶、城防两项要素表征明显,反映了晚明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特定地理单元于外力作用下城市形态变迁的...
关键词:宁波 海洋 空间形态 市舶 城防 
明清时期广东石湾窑釉陶与山西珐华釉陶比较研究
《佛山陶瓷》2025年第3期137-140,149,共5页王嫚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岭南文化项目“古代‘海上陶瓷之路’背景下的广东窑业研究”(批准号:GD23LN08);2024年广州航海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2024年度广州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传统艺术与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广航院〔2024〕54号,2024YBJG062);2022年度广州市教育局高校科研项目“岭南‘艺脉’传承视域下文旅船舶装饰设计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2235380)阶段性研究成果。
明清时期,广东石湾窑与山西地区民窑均为生产釉陶的主要窑场,所生产的釉陶器造型丰富、技法多样、色彩艳丽、纹饰新颖,表现出古朴、雅拙、粗犷的艺术特征。以出土材料以及传世器物为依据对两地釉陶产品在器物品种、坯胎制作方法、造型...
关键词:明清时期 广东石湾窑釉陶 山西珐华釉陶 比较研究 
毁林与开矿:明清徽州环境危机的另一个视角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1-119,共9页熊帝兵 李沈鸿 
2022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明清徽州农书调查整理与研究”(AHSKZD2022D02)。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盗砍林木、挖掘椿桩、纵火焚山等毁林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林木资源的蓄养。部分地区采石、烧石灰、挖煤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对境内山体损毁较为严重。同时,当地居民也效仿棚民垦山,种植经济作物,采矿挖煤,加速了对植被...
关键词:明清时期 徽州 毁林 开矿 环境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