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学术交流》2016年第11期11-15,共5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13BKS00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11D028);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青年马克思思想的蜕变"(YJSC2016-011HLJU)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洞悉世界共同发展的大趋势所提出的理论构想,也是为了携手世界各国人民应对全球性挑战而设计的"中国方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性实践中,当代中国充分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作用,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和谐理念和"天下"情怀,更是将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确立为坚实的理论底蕴,推进了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尽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已经为世人普遍接受,但完整厘定其历史作用似乎为时过早。因此,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梳理出蕴含于其中的致思理路,我们或可预见其美好的未来,增强实践的信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