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还是“集体的”:关于歌谣归属的文艺论争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成竹[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出  处:《民族艺术》2016年第5期127-132,共6页National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早期中国歌谣运动的美学反思"(12CZW01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阶段性成果;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项目"当代文艺美学话语资源及批评形态研究"(2016WLJH08)

摘  要:这场发生在李长之与寿生、卓循之间的歌谣归属之争虽并不引人注意,但反映出的问题却是发人深思的。从20世纪早期的歌谣征集事业来看,李长之的歌谣观无疑带有反叛性,然而从中国文艺发展的长远历史来看,寿生、卓循的歌谣观则是对文艺秩序的颠覆与挑战。两方观点并无所谓对错,它们从文本传统和社会现实维度共同构建了文艺美学"中国经验"的完整性,也正是二者的张力——寻求内容和语言的大众化、民族化,同时又不失于浅白,尊重个性和艺术性——最终成为中国文艺现代发展转型的合理方向。

关 键 词:歌谣运动 李长之 天才作者 集体作者 

分 类 号:I207.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