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锥切术对子宫颈管长度及早产的影响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璐[1] 温弘[1] 钱越[1] 贺晶[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杭州310006

出  处:《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年第9期701-70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摘  要: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逐年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对于CIN的管理及积极干预是阻断子宫颈浸润癌发生的重要环节。2013年,美国阴道镜检查与子宫颈病理学会(ASCCP)发布的子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管理指南[1],对CIN的处理方式重新进行了规范,推荐CIN的保守性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和手术切除局部病变,后者包括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及其他方式的子宫颈锥切术[如冷刀锥切(CKC)、激光锥切(CLC)]等。随着CIN初次治疗时间的提前和CIN治疗后再生育人群的增加,CIN手术本身对患者生育能力及随后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几项荟萃分析认为,既往子宫颈锥切术史与早产风险增加相关[2-3],而美国、中国发布的早产相关的指南中已明确妊娠中期子宫颈管长度对早产的预测作用[4-5]。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子宫颈锥切术史、妊娠中期子宫颈管长度与早产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对有生育要求的CIN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治疗后妊娠的孕期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 键 词:子宫颈锥切术 宫颈管长度 早产风险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妊娠不良结局 管理指南 物理治疗 CIN 

分 类 号:R737.3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