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谱系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育梅[1] 王学义[1] 于欣[2] 赵栋[1] 马燕桃[2] 

机构地区:[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河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石家庄050031 [2]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

出  处:《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年第5期337-34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基  金:河北省2013年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30579);河北省2013年留学人员科技活动资助项目(C2013005008);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21107001012040)

摘  要: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Ⅰ型和双相障碍央型的总体患病率为0.5%~2%[1-3].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该患病率被明显低估,尤其是双相障碍委型[4].40%的双相障碍患者最初诊断为抑郁症,经过8~10年后才做出双相障碍的诊断.诊断不足或诊断过度可能导致躁狂或轻躁狂转相,增加快速循环发作风险,加剧病情变化,加重社会及经济负担.所以,一些研究者就提出了“双相谱系概念”,这是考虑到“还未发作的躁狂”,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病例,可能处在双相谱系的延长线上.将这些双相谱系考虑在内时,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可增加至5%~6%[3.5].双相谱系评估体系的引入对增进疾病的早期识别、全面评估和理解意义重大.本文将从“概念-临床-机制”各方面的证据链,对近年来的双相谱系研究进行总结和概述.

关 键 词:双相谱系障碍 快速循环发作 终生患病率 双相障碍 诊断过度 轻躁狂 病情变化 经济负担 

分 类 号:R749.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