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徐州221009
出 处:《外语研究》2016年第5期14-21,共8页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神经语言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研究"(编号:10&ZD12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类语言句法移位的认知过程与神经基础"(号:16BYY075);国家973计划课题"语言认知的神经机制"(编号:2014CB3405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句法结构中语迹的神经机制研究"(编号:13YJC74005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资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PAPD)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考察了汉语被动句中NP语迹和话题句中变项的神经加工机制,对汉语中空语类分类的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显示,与被动句中的NP语迹相比,话题句中变项的句法加工诱发出一个更大的前部负波,以及一个相对较小的晚期正成分。这表明,NP语迹和变项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其差异应归因于NP语迹和变项具有不同的句法性质。因此,空语类在汉语中同样可以进行分类的理论假设是有其大脑神经基础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