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主义文化与艾滋歧视报道的第三人效果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邱鸿峰[1] 彭璐璐[2]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传播艺术与科学系

出  处:《新闻界》2016年第21期11-20,共10页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基  金:福建省软科学项目"HIV/AIDS风险传播对我省青少年性行为的干预机制创新研究"(2016R0092)

摘  要:在我国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显著增长的背景下,本研究探索以文化为中心的健康传播模式如何贡献于对这一目标人群的有效干预。研究使用实验法,检验了集体主义文化中关于艾滋病歧视的新闻报道是否唤起有关羞耻与恐惧的第三人感知偏见,以及这种感知偏见对安全性行为的预测效应。结果显示,个体对自我与父母之间的羞耻感知差异越小,越倾向于减少性伴或保持单一性伴,而个体的纵向集体主义倾向是两者之间的中介变量。据此,研究提出促进亲子沟通等艾滋传播干预战略,为健康传播如何适应社会语境、利用文化资源提供了范例。

关 键 词:第三人效果 艾滋病报道 健康传播 集体主义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