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康海仙 欧阳清 庞天云 孙丽萍 李旻 王森 姚运红 胡新荣
机构地区:[1]广东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广东东莞523808 [2]广东省东莞市东城人民医院病理科,523007
出 处:《广东医学》2016年第21期3195-3197,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东省医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A201534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A030313536);广东医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编号:XQ13006)
摘 要:目的检测干扰eIF4E基因对宫颈癌细胞中c—myc基因表达和增殖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eIF4E对宫颈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两种宫颈癌细胞C33A、Hela各分为未转染组(C33A—Mock、Hela—Mock),空载对照组(C33A—NC、Hela—NC)以及eIF4E干扰组(C33A—shelF4E、Hela—shelF4E),用阳离子脂质体Lip2000将上述质粒转染到宫颈癌细胞,收集细胞逆转录合成CDNA后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IF4E和C—myc基因mRNA相对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上述基因蛋白水平的改变,采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未转染组细胞相比,C33A—shelF4E细胞的elF4E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71±2.1)%和(694-2.4)%,c—myc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上调(5.6±0.7)倍和下降(60±2.5)%,细胞种板后1—3d增殖无明显改变,第4、5、6、7天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2±1.7)%、(65±1.2)%、(69±1.4)%、(63±1.2)%;Hela—shelF4E细胞的eIF4E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68±1.9)%和(61±2.1)%,c—myc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上调(3.4±0.2)倍和下降(53±1.5)%。结论eIF4E基因敲减导致宫颈癌细胞c—myc的蛋白表达相应下调,同时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活性,提示eIF4E通过调控c—myc的蛋白表达进而影响宫颈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