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同斌[1] 范稚莲[1] 雷梅[1] 黄泽春[1] 韦朝阳[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室,北京100101
出 处:《科学通报》2002年第15期1156-1159,共4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本工作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1AA645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07107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批准号:KZCX2-401-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990002)资助项目.
摘 要:通过盆栽实验发现,添加低浓度的磷(400mg/kg以下)对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含砷浓度及砷的生物富集系数、地上部总含砷量均没有明显影响,但添加大量磷(400 mg/kg以上)则会使蜈蚣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含砷浓度及砷的生物富集系数、地上部总含砷量明显升高,在蜈蚣草中,磷与砷之间并不存在拮抗效应,在高浓度时甚至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既可以为提高超富集植物的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研究植物中磷和砷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良好的线索,在理论和技术上均具有重要价值。
关 键 词:蜈蚣草 超富集植物 砷 磷 吸收能力 植物修复 污染治理 生物富集系数 土壤砷污染
分 类 号:X17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