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会斌[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12
出 处:《档案》2016年第11期7-11,共5页ARCHIVES
摘 要:史官记录君王口令的制度至迟在周初已经形成,到战国时期其文本书写格式形成了"发令时间+发令者+命令内容"的基本结构,其中"发令时间"可以具体到年、月、日,甚至时。这应为当时各国之通例。而《史记》认为秦记"不载日月"的说法不足为凭,因为实际上在战国时期秦国存在两种类型的"秦记":一为经后代整理前代或当代已有材料书写的时间模糊的"大事记";一为详记年月日时君王活动的"言行录"。前者为司马迁所见,后者则因书写、保管制度及战争等原因,致使其未能得见,故有此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3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