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盖昊 戴飞[2] 赵红珍[1] 于晓辉[1] 

机构地区:[1]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消化科,730050 [2]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统计室,730050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第44期3609-3613,共5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基  金:全军医药卫生科研计划(CLZ14JB01)

摘  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种呈螺旋状、微需氧、寄生于人胃黏膜中的革兰阴性菌。1983年澳大利亚两位学者Warren和Marsha首次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黏膜中分离出Hpylori,自发现以来一直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Hpylori在人类感染极其普遍,京都共识已将Hpylori感染定义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全世界有超过50%的人感染Hpylori,其中西方国家Hpylori感染率为25%-50%,而发展中国家甚至高达90%。

关 键 词:幽门螺杆菌 分子免疫学 致病机制 HPYLORI 十二指肠溃疡 人类感染 人胃黏膜 革兰阴性菌 

分 类 号:R57[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