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忠军[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2期11-20,共10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X004);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摘 要:清代是易学研究转型期。从易学的演进看,经历清初宋易衰落与易学辨伪之学兴、清中期(乾嘉)汉易复兴与重建期、清后期(道光以后)汉易衰微与易学转型三个时期。为了实现恢复和重建汉易的目标,清代易学主要围绕宋代图书之学、汉代象数之学、文字训诂方法、象数与义理关系等问题展开研究。清代朴学易的贡献在于:运用汉代的训诂与考证方法,通过整理和解读汉代的易学文献,检讨宋代以来流行的图书之学,建立了一整套《周易》和经学的解释学范式,再现和重建了失传已久的汉代易学,重塑了严谨笃实的学风。然而,乾嘉易学总体上存在义理缺失、尚古泥古之弊。从易学解释学看,乾嘉学者所提倡的易学方法和以这种方法所作出的解释,类似于西方"独断型诠释学"。而就其讨论问题而言,宋代图书之学虽然未必符合易学文本意义,但是它是宋代易学家在新语境下以清新直观、内涵数理的图式复活汉代象数易学的一种方式,也是立足于象数探索易学源头和解释文本意义所做的新的尝试,因而,图书之学的价值在融合汉以来象数之学基础上,创建一种新的象数解易方法和一种内涵数理的宇宙图式。不可简单地用"是"与"非"评价之,更不可彻底诋毁之。乾嘉学派的研究对象,是包括易学在内的汉学,在经学研究中,汉学本身与宋学一样,也应是一种合理的偏见,而不是绝对的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5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