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定坤[1]
出 处:《中国韵文学刊》2016年第4期89-97,共9页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摘 要:汉魏之际"文学的自觉",实滥觞于汉末,大备于三国,尤体现为诗赋文体的丕变及彼此地位的消长变化。使自体格辨其源流演变,自语辞考其脱化消息,则当以张衡、蔡邕为第一转关,其时赋主诗从,大赋流变为抒情之制,篇幅渐变短小,或发骚怨,或归老庄,渐成风气。影响建安文人,在赋则语辞阳接楚骚,阴承张、蔡,一以短制为主,不胶著于乱辞,即物铺情,适可而止;在诗则分殊并进,乐府大兴,时多拟辞,渐次脱离音乐的限制,徒诗盛行,五言多本于乐府,辞杂"自舒",渐多真正独立的诗艺创制。合以观之,诗赋皆本于情而显于"丽",悉由脱离音乐性而独立为纯粹的文学之体;另外文体明辨,诗的地位大为提升,诗赋二体交互影响,尤以赋之语辞影响诗为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