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代表制的厘定、限度与完善举措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家刚[1] 

机构地区:[1]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行政学教研部

出  处:《岭南学刊》2016年第6期37-42,105,共7页Lingnan Journal

摘  要:身份代表制是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中体现出的一种重要的政治逻辑。身份代表制不仅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实践取向。为了实现身份代表制,一方面在选举的组织工作当中,注重对代表结构的设定和安排,另一方面在选举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力保结构安排的实现。身份代表制存在着身份代表的断裂、多重身份的冲突、身份认同的危机、代表身份的从属性、身份结构的冲突以及身份代表的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人大制度功能的发挥以及人大制度空间的实现。在短期内身份代表制无法改变的前提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推进人大代表专职化,增强选举的竞争性,完善人大代表的退出机制以及实行比较纯粹的比例代表制等。这些举措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身份代表制的缺陷,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人大制度的应有功能。

关 键 词:身份代表制 身份认同 人大代表专职化 比例代表制 

分 类 号:D62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