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景明[1,2]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 [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出 处:《法律方法》2009年第2期195-202,共8页Legal Method
摘 要:基于环境污染损害间接性、复杂性、长期性、潜伏性、因果关系模糊性、证据获取困难性、当事双方实际诉讼地位的不平等性等原因,学界多建议延长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时效至30到50年,但缺乏合理性依据分析及充分的中外司法争例参考。在不改变现行诉讼时效期间及"有明确的被告人"之起诉条件规定的情况下,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之"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改为"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并致害人时起计算",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问题,且可以适用于环境破坏损害赔偿诉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