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建构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志高[1]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

出  处:《现代哲学》2016年第6期41-46,共6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中国梦’教育背景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体系建构与话语转换"(Szzgjh1-2017-3)的阶段性成果;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的资助

摘  要:民主革命时期,李大钊较早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不过中共党内更多使用的是"民族解放"概念,其间在十年内战中曾激烈地批判国民党的"民族复兴"论,抗战时期则从正面有限地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建国前夕,毛泽东肯定了"复兴"的现实可能。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复兴"话语重新出现,并在中共十六大以后高频使用。习近平将其发展构建为内容丰富的"民族复兴中国梦"话语系统。这一话语系统的构建既有现实基础和客观需要,也反映着话语构建者的主观意图。"民族复兴中国梦"实现了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换、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的对接、民族话语和人民话语的统一。

关 键 词:民族复兴 话语 中国梦 

分 类 号:B27[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