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社会中的传播图景(专题讨论)--非经典化时代:媒介化社会影视艺术的新变与歧途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俊秋[1] 赵宇华[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12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113-117,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影视评论的功能与态势研究”(11BZW125);高等教育出版社横向课题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资源建设”

摘  要:毫无疑问,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急速发展的裂变期,网络和传播媒介是这个时代文化裂变的最大推手。近20年来,以网络技术为中心的传播媒介在中国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大数据、云贮藏、云计算、智慧城市等新事物、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现,以手机为主要移动媒体的普及更成为媒介化社会的主体风景,组成了新的全覆盖的媒介场。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艺术生产与消费亦呈现出新的走向、新的特质。例如影视艺术生产的后现代性、媒介化社会的"小我化"与经典化、新媒介环境下文化批评的困境与突围等,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的。

关 键 词:媒介化社会 艺术生产 经典化 困境与突围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