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昇洋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 处:《研究生法学》2016年第3期141-150,共10页Graduate Law Review
摘 要:传统深度规制工具的强制性特点与分享经济的新型内涵逆向相悖。何种规制方式才能与分享经济高度匹配?分享经济的互联网运行模式与信息传递效率具备内在联结,而信息的高效传递则又为声誉激励机制的发挥铺设了必要前提。就此,分享经济的基本内涵便与声誉机制导向下的信息工具产生实质共鸣。然而,信息工具的适用及其声誉激励效应的发挥,并非仅仅依靠互联网简单的信息发送与接收就可实现,其应当是一个涵盖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发布以及反馈的多维体系。应当以互联网为渠道,由监管机构承担信息的收集、分析整合与发布职能,并以监管机构为对象进行信息的反馈与监督,以此来完成信息工具在分享经济领域的适用初衷与规制目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