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腋下组织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治疗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明[1] 方宏才[1] 魏远江 

机构地区:[1]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江西九江332001

出  处:《现代医学》2016年第10期1341-1344,共4页Moder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腋下组织肌间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治疗方法。方法:以本院普通外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腋下组织肌间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行相同手术治疗未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凝血指标差异;在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10 d后再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彩色多普勒检测指标PSV为(34.6±12.9)cm·s^(-1)、EDV为(12.7±5.3)cm·s^(-1)、TAMAX为(19.8±8.4)cm·s^(-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的PI、R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的APTT为(23.1±3.9)s、PT为(11.8±2.3)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的FIB为(4.3±0.7)g·L^(-1)、DD为(351.6±98.9)μg·L^(-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V、EDV、TAMAX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的PI、RI值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TT、PT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的Fib、DD值较治疗前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是发生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积极采取抗凝、溶栓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 键 词:乳腺癌 腋下组织 肌间静脉血栓 治疗方法 

分 类 号:R737.9[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