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MRI室,云南昆明650032
出 处:《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年第12期1954-1957,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Radiology
基 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昆医联合专项)(20l3FB130);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Y280).
摘 要: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指三叉神经相应面部支配区域的短暂性反复发作的电击样、撕裂样、针刺样、灼烧样剧烈疼痛[1]。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机制,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微血管-神经压迫学说”[2],即三叉神经出入脑桥处为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移行区,该区对接触性、搏动性及跨过性压迫尤为敏感,当受到局部微动脉或静脉接触或压迫时,神经纤维可发生脱髓鞘改变,导致神经的电位活动异常而形成异常的神经冲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目前治疗PTN较常用且较有效的方法,而 MVD的疗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责任血管的准确判定和确切减压。磁共振成像(me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目前被公认的 MVD 术前诊断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的最佳影像学选择[3]。
关 键 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压迫性 静脉 微血管减压术 MR 神经压迫学说 神经血管压迫 脱髓鞘改变
分 类 号:R745.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5.2[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