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与义理:早期桐城派作家游记中的“义法”呈现  被引量:2

作  者:师雅惠[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56-60,共5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桐城派早期作家群与清初文坛状况研究"(12YJC751067)

摘  要:与晚明文人把"游"审美化,肯定"游"本身的价值不同,清初离家远游的士子,通常怀抱着一种漂泊无奈之感。以戴名世、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早期作家的行记、游记创作,即反映了这种寒士、穷士的心态。他们的游记作品,抒写了当日下层士子对世路艰险的感悟,恢复了被晚明山水小品作家中断的"山水—俗世"的认知框架,重视对山水所引发的的人世义理的表达。

关 键 词:戴名世 方苞 桐城派 晚明山水小品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