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哲学研究》2016年第12期3-12,共10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6KDA002);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W05-优先引导专项"资助
摘 要: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包含着多重的内在张力。基于共产主义理想世界与资本主义现存秩序的内在紧张这一批判的解释框架,马克思在哲学-经济学批判中深刻地展示了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民族观点与阶级观点的内在紧张、矛盾和冲突。马克思关于资本批判、世界历史理论与自由个性理论的内在贯通,就展示在这一系列的深刻的内在张力结构中。这是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始终充满思想魅力和革命生机的基本原因之一。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多重的内在张力这一理论特性,集中而鲜明地体现在《共产党宣言》这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经典文本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