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兴英[1]
出 处:《教育文化论坛》2016年第5期35-38,共4页Tribune of Education Culture
基 金: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B183);贵州省教育厅思政项目"‘生态文化进校园’在贵州高校的推进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SZK05);贵州大学文科研究青年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QN2013006)
摘 要:日益严重的生态危害与环境污染问题,正在给我国的进步与发展带来极大威胁,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生态问题亟符解决,但要解决生态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法律的强制和政策的约束,道德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大学教育尤为重要和关键。目前,大学生态道德教育呈缺失状态,故从生态哲学的视域去探讨适合我国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现实依据、价值诉求,并探寻实践路径就显得急需与迫切。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22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