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英

作品数:12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就业歧视反就业歧视以废治废氧化工序废气治理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文化论坛》《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纪桥》《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与自然和解为什么不能建立在消灭“概念”基础上——重温马克思对“真正的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4-10,共7页杨兴英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9GZYB45);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真正的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贵大人基合字[2017]004号)
“真正社会主义”倡导“以天合人”的方式来实现人与自然“直接的超历史”的统一,主张正像人与自然的分裂源自于“概念”的分裂一样,人与自然的统一也必须通过消灭“概念”来实现。马克思批判了这种“概念和解”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解...
关键词:马克思 概念 人与自然 和解 “真正的社会主义” 
实践转向:环境哲学的感性现实性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10期116-119,共4页杨兴英 孙道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体系的建构与创新研究"(12BZX026);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重庆市生态足迹研究"(16SKB014)
孤立地理解人与自然以及二者的关系,使得西方环境哲学迟迟不能外化为人们的生态自觉。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基石,重新解读人与自然及其双向对象化关系,环境哲学才能赋予自身以感性现实性,才能诉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
关键词:环境哲学 实践转向 感性现实性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教育文化论坛》2016年第5期35-38,共4页杨兴英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B183);贵州省教育厅思政项目"‘生态文化进校园’在贵州高校的推进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SZK05);贵州大学文科研究青年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QN2013006)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害与环境污染问题,正在给我国的进步与发展带来极大威胁,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生态问题亟符解决,但要解决生态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法律的强制和政策的约束,道德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大学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生态哲学 大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 
贵州高校生态教育探析
《世纪桥》2015年第8期75-76,86,共3页杨兴英 
贵州省教育厅思政课项目(项目号13SZK012);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号2013B183);贵州大学文科研究青年项目(项目号GDQN2013006)的研究成果
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也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故解决生态问题迫在眉睫,但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要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还取决于我们能否卓有成效...
关键词:高校 生态教育 贵州 
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94-95,共2页杨兴英 庞维杰 陆之海 代祥社 
贵州大学人文社科校级青年项目
就业歧视背离了机会平等的基本原则,损害了公正的基本原则。禁止就业歧视关系到如何协调社会各方,维护社会生活的安定局面,体现的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公共利益。基于此,对我省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对策反就业歧视,是保障公平就业...
关键词:贵州高校毕业生 就业歧视 调查 
浅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31-132,共2页杜巧维 杨兴英 贾孝敏 唐梦婷 
2010年贵州大学人文社科校级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DWQ 2010017
中华民族精神伴随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积古今之精华,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衰的精神支撑。关于它的内涵,学者们、党的领导人都对此做过各种诠释。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 内涵 传统文化 
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浅析被引量:2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杨兴英 
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课题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就业歧视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是根治就业歧视、维护公民平等就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当务之急。现从就业歧视的界定...
关键词:就业歧视 反就业歧视 法律制度 
论坚持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构建
《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第1期2-2,共1页杨兴英 
追求公平正义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只有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伸张,才有和谐可言。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公正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在构建社会主...
关键词: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 构建 
国内就业歧视认定标准刍议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37-39,共3页杨兴英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内就业歧视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就业歧视背离了机会平等的基本规则,损害了公正的基本原则,影响或阻碍民主法治社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现针对就业歧视的含义及准确认定就业歧视需把握的问题进行分析,并...
关键词:就业歧视 认定标准 机会平等原则 
浅析就业歧视的成因及对策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01-102,105,共3页杨兴英 
目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普遍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探究其存在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根本办法,是根治就业歧视、维护公民平等就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就业歧视 成因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