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400016
出 处:《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年第6期454-455,共2页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
摘 要:骨骼肌间血管瘤主诉多以局部无痛性软组织肿块为主,以局部压痛和肌萎缩为主诉者少有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以肌痛和肌萎缩为主要表现的骨骼肌间血管瘤报告如下。1病例患者,男,18岁,因“右下肢疼痛3年多,肌萎缩1年多”入院。3年多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右小腿疼痛,以压痛为主,运动后加重,休息无明显缓解,未引起重视。1年前,患者发现右下肢较左侧渐进性变细,并伴有足背屈困难、跛行,无肌肉跳动、感觉障碍、肢体无力。于外院行腰椎CT示“L3/4~L5/S1各椎间盘膨出”,头颅MRI+MRA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髋关节MRI示“双侧髋关节腔少量积液”。入我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右大腿较左侧周径细5 cm,右小腿较左侧周径细4 cm,右侧腓肠肌有局限性压痛,未触及肿块,右足背屈困难,右膝反射亢进(处),左膝反射(触)、双侧跟腱反射消失,四肢肌力、肌张力、深浅感觉及共济运动正常,病理征阴性。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可。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沉、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肌酶谱等未见明显异常。 EMG:右侧胫腓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右侧臀大肌、股四头肌、腓肠肌EMG未见异常。小腿B超:右小腿疼痛处腓肠肌后方片状中强回声,该处肌纹理不清,范围较大,测值困难,最厚处约26.8 mm,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回声不均质,其内可见条状无回声,彩色多普勒可见血流信号,取样多为静脉频谱;右侧腓肠肌较左侧薄。
关 键 词:肌间血管瘤 神经系统疾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双侧髋关节 局限性压痛 软组织肿块 右下肢疼痛 头颅MRI
分 类 号:R74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2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