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玉[1]
出 处:《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6年第11期274-276,共3页
基 金: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校级科研人文社科类项目"江苏省高职院校专职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YA315-27);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院(系)实施模式研究"(2014-19)
摘 要: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互联网则是大学生表达和传播各种情绪、态度、观点的主要媒介之一,具有独立、开放、隐蔽等特点。网络在促进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形成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加强大学生对网络伦理道德的认识和教育,坚守"底线伦理"是破解网络道德伦理危机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网络环境 大学生 网络伦理道德 道德危机 认识与教育
分 类 号:G416[文化科学—教育学] G455[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