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2]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80-87,共8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孔学堂课题"百年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KXTYB2015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三皇五帝"是中国上古传说时代帝王与先圣的合称,关于这一概念的指代、内涵和文化特征,中原和巴蜀文献皆有记载但各有不同。"三皇五帝"一词始见于《周礼》,但"三皇""五帝"具体为何,自西汉以来众说纷纭。中原"三皇五帝"虽有不同说法,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三皇"以产生方式演变来划分,"五帝"则是依血缘关系、功德高古来联系。在中原"三皇五帝"体系外,地处西南地区的巴蜀,也有独特的"三皇五帝"系统: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是为"三才皇";五帝即"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五主,或"赤帝、白帝、黑帝、青帝、黄帝",是谓"五色帝"。"三才皇"代表了"天、地、人"三才一统的哲学观念,"五主"代表了西南地区多元一体、和谐共存的文化形态,"五色帝"则与巴蜀大地流行已久的"五行"观念、"五方"意识、"五德"价值密切相关,表现了气吞八极、涵盖四方、形上形下、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情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