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京桦[1]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86-90,共5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政治理性预示着主动、秩序和治理能力,以便能处理好政治共同体的诸多事务。政治理性有助于国民对政府信任的形成,这种信任可以转化为政治认同。新加坡的国家意识建立在政治认同之上,政治理性成为新加坡国家意识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文章在梳理政治理性、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三者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政治理性对新加坡国家意识形成的作用,比如人性化的制度设计、没有特权、政府公开透明、政策执行借助策略和技巧和政府善治等;认为新加坡满足个人和集体利益需求所秉持的理念和智慧,为那些因为族群认同而烦恼的多族群国家建构提供了借鉴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