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孔明安[1,2]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研部
出 处:《哲学动态》2017年第1期76-82,共7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主要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16ZDA1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赫勒后期思想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背景,二是伦理学的转向。它集中表现为赫勒在《一般伦理学》中对人的生存偶然性与道德普遍性之间张力的哲学探讨。本文结合赫勒后期的其他著作,通过对《一般伦理学》的解读,指出赫勒的伦理学仍然是一种基于"善"的伦理学,或走向"善"的后现代伦理学,其中"好人存在,他们究竟何以可能"这一命题是其前提设定,由此也决定了其伦理构思必然带有某种道德乌托邦的色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