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审美形态的英雄与崇高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大威[1]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81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32-37,共6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别现代语境中的英雄空间解构与建构问题研究"(15BZW0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中国审美形态的识别性问题研究"(12YJC751092)

摘  要:英雄的审美本质是人崇高的超越精神。然而,英雄并不是一种纯粹美,审美与欲望、审美与政治、审美与道德的关系构成了言说英雄审美形态的三个维度。英雄原欲于英雄崇拜,"神人合一性","化崇高为欲望"是西方传统英雄的识别标志;伴随着"人"的日益觉醒,英雄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话语的共同审美期待,从而具有"政治理想性";在审美与政治的作用之下,英雄具有了塑造民众理想道德人格的审美功能,而"道德实践性","化崇高为道德"则是中国传统英雄的识别标志。英雄的"神人合一性"、"政治理想性"、"道德实践性"在后现代消费时代被解构,"化崇高为滑稽",使英雄徒剩滑稽的审丑外壳,不再崇高。英雄在当代的审美重塑应恢复其崇高的超越精神这一内核,以审美距离为原则,对欲望、政治、道德等意识形态进行无利害的审美调节。

关 键 词:英雄 崇高 神人合一性 政治理想性 道德实践性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