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贵州的“三无”环境与鸦片、贫困之间的关系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邱丙亮 苏亚[2]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阳550025 [2]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阳550025

出  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29-33,共5页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摘  要:鸦片在近代中国的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贵州也难逃其厄运,甚至一度成为罂粟种植大省。本文以贵州所特有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三无"环境为切入点,厘清其与鸦片、贫困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无"环境为罂粟在贵州的种植及鸦片制造、贩运、销售提供了适宜的自然和人文社会条件。而贵州特有的"三无"环境所催生的罂粟被制成烟毒后,并未使人们摆脱"人无三分银"的困境,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其贫困化程度。

关 键 词:近代贵州 “三无”环境 烟毒泛滥 贫困化 

分 类 号: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