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观照下中国连环画的发展与变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冰[1] 

机构地区:[1]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中文系

出  处:《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2期135-141,共7页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基  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的连环画改编传播研究(1949-2000)"(批准号:13CZW089)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根据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中国连环画在清末和民国的出现与发展主要来自于"经济场"驱动;20世纪50年代,在"政治场"域的环境下,连环画被改造成宣传的"教员"和"思想启蒙书";改革开放初期,在"政治场""经济场"和"文化场"的综合影响下,中国连环画的创作与出版实现了全面繁荣。此后,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形成的"新文化场"成为连环画百年繁荣的终结者。在文化多元化、教育功利化、产业市场化和艺术商业化的今天,连环画应通过自觉践行场域内自律,主动适应场域外他律,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在多元文化竞争与融合中实现新生。

关 键 词:连环画 场域 布尔迪厄 

分 类 号:J218.4[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