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治理的四种国际模式——基于目标与手段的分类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承海[1] 程晋宽[2] 

机构地区:[1]安徽工程大学教务处,安徽芜湖241000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出  处:《江苏高教》2017年第2期26-30,共5页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基  金:2015年安徽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大项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指导下的安徽工程大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gjzda001);2015年安徽省重大教改项目“高校综合改革背景下师资队伍动态管理的研究与实践”(2015zdjy084);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高等学校科研、教学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研究”(16YB060)

摘  要:吉利博图·凯珀脑(Giliberto Capano)着眼于政府在塑造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中的核心角色,以目标与手段为经纬构建了四种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即等级制模式、程序性模式、间接监管模式、自治模式。近年来,程序性模式在一些国家已经废止,高等教育治理模式明显地转向间接治理模式并呈现融合的趋势。

关 键 词:等级制模式 程序性模式 间接监管模式 自治模式 

分 类 号:G640[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