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宇琦[1] 秦伟[1] 王评 陈康[3] 王米渠[3]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2]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3]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出 处:《江苏中医药》2017年第2期10-12,共3页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3212);广东省中山市科技局项目(2014A1FC178)
摘 要:《内经》中对寒证概念、范畴、表现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内经》中不但体现寒气与藏象的密切相关性,更明确地指出了寒热与人体、五脏其象相应。现代医学对寒证的深入研究以内分泌代谢及免疫等生化指标的研究较多,而对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研究相对不足。现基于《内经》条文中的启示来探讨寒证及现代医学对寒证本质的研究。
分 类 号:R22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