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亚祺[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出 处:《音乐传播》2016年第4期50-54,共5页Music Communication
摘 要:作为一种文学行动的革命音乐,在建构历史中先天承担着救亡意义,成为一个自身不断建构的场域。音乐的绝对情境化、代偿性行动的仪式快感和情感召唤、叙事抒情与激昂情绪,使音乐叙事与历史事件的直接言说似乎更为疏离,却不断巩固着革命精神传统的叙事。而对民间叙事土壤的天然借用,不仅含有对民间的庇护承诺,也包含对个体自我实现即自我救赎与救赎他人的承诺。由此可以认为,场域的思想信念的外部巩固和内部主体的自我确证需求,是革命音乐叙事成为从中国音乐现代化进程开始到新时期的主流音乐表达的主要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