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理论视野》2017年第1期15-20,52,共7页Theoretical Horizon
摘 要:近年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相结合的背景下,国内理论界又掀起了一轮关于阶级斗争问题的争论,并初步形成观点明显对立的两大阵营。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适用范围、现阶段中国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阶级斗争的主体、对象等问题上。这场争论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结构的巨大变化,对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与方法,深入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阶级斗争的本质、范围、表现形式与特征,才能找到深化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创新的新路径,为执政党与政府协调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提供有价值的理论资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