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意识建构的社会逻辑与张力——以民国时期的女工群体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宣朝庆[1] 司文晶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出  处:《学术研究》2017年第1期56-63,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天津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底层社会视角下的民国女工群体市民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TJSR15-00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市民化制度探索的民国经验及启示"(16BSH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国民意识是现代国家形成的精神基础,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历史社会学方法,揭示民族国家话语机制的运作模式,发现社会舆论和劳动教育促成女工身体的再定义,促成女工国民意识的形成,承担国家责任与义务,完成从工人到国民的角色转型,却也忽视了劳动者的权利建设。厘清这一过程,有助于揭示百年来现代国家认同形成的基本过程,并进而超越民族国家话语,完善劳动者的权利保障体系。

关 键 词:国家认同 民族国家话语 女工 

分 类 号:C912.62[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