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出 处:《学术研究》2017年第1期56-63,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天津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底层社会视角下的民国女工群体市民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TJSR15-00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市民化制度探索的民国经验及启示"(16BSH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国民意识是现代国家形成的精神基础,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历史社会学方法,揭示民族国家话语机制的运作模式,发现社会舆论和劳动教育促成女工身体的再定义,促成女工国民意识的形成,承担国家责任与义务,完成从工人到国民的角色转型,却也忽视了劳动者的权利建设。厘清这一过程,有助于揭示百年来现代国家认同形成的基本过程,并进而超越民族国家话语,完善劳动者的权利保障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